大部分鹿角蕨原生環境介於15-30度,但在台灣夏天大部分地區都超過這個溫度,特別是城市效應更高達到40度。

《營養葉》

包覆著水苔的是營養葉,由於形狀、曲線和人的臉相似,因而俗稱叫臉

主要功能是通過光合作用儲存植物養分、儲存水分,保護根系、固定植株的作用。

大部分鹿角蕨品種營養葉會上揚直立而分叉。例如:爪哇、銀鹿、女王。

直立分叉的部分由於類似皇冠,也會俗稱為冠。

有些品種則無冠。例如: 圓盾、亞猴、非猴(冠一般隨著株齡漸漸長大才會逐漸顯現)

 

《孢子葉》從芽點生長出來的都是孢子葉,由於外形類似人類的手,因此俗稱為手

孢子葉和營養葉主要承擔光合作用的功能外,還是鹿角蕨的生殖組織,成熟的植株會在孢子葉的孢子囊長出孢子

最後孢子成熟脫落,飄揚到其他樹上或者岩石上發育成新的鹿角蕨。

 

《芽點》芽點位於鹿角蕨的中央,是鹿角蕨最重要的組成部分,是整個植株生存的主要組織,類似於心臟,

芽點一但受到傷害,植株基本上會漸漸枯萎死去,無法修復以及再生,所以芽點健康與否是判斷鹿角蕨的關鍵因素。

 

【鹿角蕨對於溫度非常敏感】

《初級熱傷害》

一、孢子葉出現軟塌下垂無力:銀鹿、馬圓、深綠

二、孢子葉反卷:爪哇、皇冠

溫度下降後一般就會恢復原狀

 

《中級熱傷害》

當高溫隨著時間逐漸加長後,高溫對鹿角蕨的傷害就會升級,根部會受到傷害,漸漸長出畸形葉。

所謂的畸形葉孢子葉或是營養葉在生長過程中出現變形、彎曲、和正常形態不同的葉子。

畸形葉可以從芽點剛生長出就畸形,也可以在生長過程中才逐漸畸型,甚至會長出一塊既像孢子葉也像營養葉的東西。

但反觀出現畸形葉不一定是高溫的原因,也有可能是肥傷

 

《終極熱傷害》

氣溫過熱根部傷亡、葉片發黃、芽點枯萎最後漸漸死亡,部分多芽型鹿角蕨會長出側芽,俗稱救命芽。

如何渡夏?

一、遮陽:無論陽台是什麼坐向,只要陽光能直射到鹿角蕨,就需要進行遮陽,因為氣溫加上陽光直射,葉面溫度會超過40度,即使照射時間短也有可能出現曬傷

二、降溫:想辦法降低空間溫度,可灑水降溫

三、加強通風:開窗、開風扇增加葉面空氣流動,植物呼吸會呼出水分,通過通風和水分蒸發會帶走熱量

鹿角蕨大致分為:孢子葉、營養葉、芽點、根系

不同種類的芽點有不同的自我保護方式

帶絨毛芽點銀鹿、爪哇,通過絨毛阻止昆蟲的攻擊和阻擋一定的外力破壞

沒絨毛芽點:亞猴,通過生物保護(與螞蟻共生)來達到保護芽點目的

隱藏方式芽點:何其美、巨大,通過營養葉包裹芽點來隱藏,達到保護芽點